【實驗室】構筑院士共享科研平臺,領航生命醫學創新策源——武漢大學醫學部9號樓大型儀器共享中心和標準化實驗室(一期)項目

      所屬分類: 精品案例

      所屬分類: 新聞中心

      所屬分類: 公司新聞

      2025年05月08日 17:41

      武漢大學泰康生命醫學中心(武漢大學醫學部9號樓)大型儀器共享中心和標準化實驗室項目,是華康潔凈服務國家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”和“健康中國戰略”的標桿性實踐成果。

       

      公司深度挖掘項目應用場景“共享、高效、開放”的特性,通過前瞻規劃與全專業協同設計,重構科研生態,為以院士領銜的科研創新“國家隊”提供一流的醫學與生命科學“醫教研”一體化平臺,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支撐。

       

      點擊播放按鈕觀看項目視頻

       

      一、項目概況:引領高精尖醫教研實驗室

       

      武漢大學泰康生命醫學中心(以下簡稱中心)作為武漢大學相對獨立運行的實體科研機構,是學校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地和科研體制改革的試驗區,由中國科學院院士、武漢大學副校長宋保亮教授出任中心主任、首席科學家。中心采用現代科技PI制度,聚焦人類疾病與健康領域的基礎與臨床研究,已初步建設成為集教學、科研和社會服務于一體的國家醫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高地。

       

      武漢大學醫學部9號樓

       

      為全力推動中心的建設與發展,武漢大學將總投資約3億元(不包含儀器設備投資)、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、共22層的醫學部9號樓劃歸中心使用,并建設大型儀器共享中心、標準化實驗室、SPF級實驗動物中心等,為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的科研攻關和教學提供堅實保障,進一步提升我國在該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,解決人類健康“卡脖子”難題。

       

      華康潔凈承建的實驗室項目是EPC工程,建筑施工面積為8133㎡,建設范圍包含大型儀器共享中心(11-12層)、標準化實驗室及辦公用房(15-18層)等,涉及多種工程類別。公司通過全過程、全方位動態管理,打造一個兼具功能布局合理性、科研實驗實用性以及人員辦公舒適性的國際化、專業化的共享實驗室。

       

      二、頂層規劃:共享理念重塑科研生態軸

       

      項目位于武漢大學醫學部校園內,毗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,坐擁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達的外部交通網絡。與傳統校企共建的實驗室不同,該項目將打造產學研多維融合、協同發展的創新平臺,具有“科研人員的廣泛性與流動性、課題方向的多元性與更迭性、使用時間的碎片化與交錯性”等差異化特點,以及“運維保障的及時性與便捷性、安全管理的靈活性與高要求”等共性需求。

       

      項目區位

       

      華康潔凈通過系統性設計平衡科研活動的“不確定性”與運維管理的“確定性”,以“動態共享”理念構建一個融合科研、教學、辦公等多類功能的科研綜合體。

       

      1、垂直共享中樞,科研資源高效利用

       

      大型儀器共享中心位于樓層中部位置的11層至12層,采用集群式布局,構建輻射全樓的高精尖儀器設備資源核心區,平衡了上下樓層實驗室的動線距離,促進儀器設備的高效共享與便捷使用。標準化實驗室位于15層至18層,與21層至22層的動物房形成安全隔離帶,避免其帶來的環境影響。這種垂直模塊布局突破了傳統科研建筑水平擴展的路徑依賴,保障了科研工作的高效開展。

       

      樓層豎向分布圖

       

      2、平面共享網絡,開放場景功能適配

       

      基于多學科交叉研究主體的復合型科研訴求,華康潔凈在各樓層平面布局設計中遵循“大集中,小分散”原則,合理規劃每層樓的實驗區和辦公區,構建了兼具集約化共享與靈活性適配的平面功能網絡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各樓層設有單獨的客梯、貨梯、消防電梯,人流、物流進出口相對獨立,配套智能門禁系統實現權限分級管控。貨梯區統一配置液氮間、低溫冰箱間、冷庫、空調機房,每層位置保持一致,形成了標準化的設施矩陣,極大地提升了實驗活動與運維管理效率。

       

      實驗區

       

      辦公區

       

      針對各樓層實驗區與辦公區時空需求的差異:

       

      ·分設獨立多聯機空調系統,實現不同區域全時段差異化溫控,特別設置冬季制冷模式以滿足設備散熱需求。

      ·全區域設置電動定風量閥,采用“人感啟停+遠程調控”雙模控制,同步實現環境穩定與能效優化。

      ·各單元設置獨立的配電箱和光纖入戶箱,檢修時各房間互不干擾,為實驗室的安全運行、實驗數據的穩定傳輸提供保障。

       

      三、專項定制:前瞻設計賦能彈性科研場

       

      作為面向多元主體的國際化研究中心,該項目在設計中需兼顧共享空間的共性需求與差異化表達,實現前沿性與普適性的有機統一。華康潔凈以空間分區定義功能框架,以流線規劃規范行為路徑,以視覺標識強化環境感知,三者深度協同,共同服務于實驗室的高效運作、安全保障與人性化需求。

       

      1、大型儀器共享中心——國際化科研樞紐

       

      質譜平臺

       

      顯微平臺

       

      為滿足中心在腫瘤、代謝、臨床醫學等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各個研究方向的實驗共性需求,大型儀器共享中心建設有質譜平臺、合成生物學平臺等六大儀器共享平臺,同時設有預留區域,以適應未來發展;中心配備百余套總價值兩億多元的國際尖端品牌設備,以“集中管理、統一調配、全天候一站式服務”運營模式,推動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科研成果加速轉化。

       

      ①色彩分區,塑造專屬空間標識

       

      中心采用“回”字形流線,環形走廊高效貫穿整個區域。為避免科研環境審美疲勞,華康潔凈綜合考量各類科研人員的審美需求,巧妙地運用華康色系方案和前瞻設計理念,劃分不同的空間功能、優化流線識別,并營造舒適的環境氛圍。

       

      大型儀器共享中心走廊(11層)

       

      大型儀器共享中心走廊(12層)

       

      兩層樓走廊兩側分別采用“達喀爾之光”與“牛奶白”、“海清綠”與“牛奶白”的色彩搭配,輔以“泰康橙”跳色點綴和多元燈造光效,增加了空間的層次感,弱化實驗的“壓迫感”。

       

      流式分選

       

      實驗房內墻面采用“風信子藍”,地面采用淺灰色卷材,有助于實驗人員保持專注和冷靜,減輕視覺疲勞。

       

      ②安全管理,打造精準防護體系

       

      該項目安全管理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,華康潔凈以滿足儀器設備的運維要求、實驗人員的工作需求和共享平臺的管理模式為核心,通過智能應用精準管控科研環境,筑牢科研防護屏障。

       

      展廳(共享中心門禁出入口)

       

      ·實驗人員安全:為保障不同人員在不同時間段、不同區域的安全通行,智能門禁系統設置“大廳-共享中心-實驗房”三級管控,并與預約系統聯動,準入權限由管理人員動態配置,實現了嚴格的區域分隔與人員管控,保障科研動線安全可溯與實驗室常態化管理。

       

      氣滅后風機控制箱

       

      ·儀器設備安全:為避免常規自動噴淋消防裝置損壞貴重精密儀器設備,11層實驗室的消防系統采用氣體滅火報警裝置,系統聯動觸發信號至中央控制單元后自動啟動氣滅報警,以保證實驗室財產安全;同時在核心實驗房間內、走廊配有獨立的氣滅后風機控制箱,便于及時恢復氣體滅火后的空氣質量安全。

       

      氣體壓力泄漏監測報警系統

       

      ·實驗環境安全:實驗室設有獨立的氣瓶間,根據實驗設備用氣壓力、純度、用量等需求靠墻布置氣源與管道,同時走廊配置氣體壓力泄漏監測報警系統,保證實驗設施的穩定運行、用氣環境和實驗人員的安全。

       

      ③運維保障,實現高效便捷響應

       

      在運維管理上,采用“區域獨立+設備聯動”模式,預設常規與應急雙管理方案,運維管理人員通過西側專用電梯進出,確保不干擾內部實驗活動。

       

      “回”字形流線

       

      實驗室各類安全控制面板

       

      通用儀器平臺兩側進出口和觀察窗

       

      各實驗房走廊門禁處集成觸摸式集中管理控制系統及緊急控制面板,支持24小時精準環境調控,同時依托“回”字形流線設計,大幅縮短巡檢路徑,配合中心實驗平臺的兩側進出口和觀察窗,提升應急響應效率。此外,智能化中央監控系統實現了對實驗室通風系統、廢氣處理設備、實驗環境等高效、可視化的安全運營管理。

       

      各實驗區設置獨立的計量電表、水表,保證不同團隊的自主使用和計費管理;實驗臺內置線路收納柱,兼顧臺面整潔與檢修便利。

       

      2、標準化實驗室——復合性功能集成

       

      為打造高度適配多元需求的開放式科研平臺,華康潔凈在標準化實驗室的流線布局設計中,采用“一”字形雙向走廊模式,將實驗區與辦公區以一條公共走廊為中心對向分布,相對獨立,既實現了所有功能在同一層樓的集成與閉環,又通過物理分割避免不同功能區的交叉干擾,充分釋放空間效能。

       

      標準化實驗室公共走廊

       

      ①求同存異,聚焦共享空間需求

       

      共享實驗區采用“大開間”的空間布局方式,模塊化設計實驗臺、置物架、落地設備,實驗區功能設置具有通用性,以契合中心近100位PI人才靈活的科研需求,在集成化的環境中為不同進駐團隊的組團式實驗操作、數據處理和結果利用提供支持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共享實驗區

       

      共享實驗區的裝飾裝修以“黑白灰”經典配色為基調,簡約高級,符合大眾審美;裸頂設計減少了空間擁擠感,避免了復雜裝飾對實驗操作的視覺干擾;線性造型燈按實驗臺走向排布,賦予空間科技感和靈動的藝術韻律,消解了傳統實驗室的嚴肅生態,同時采用分段式燈控模式,實現節能降耗。

       

      細胞房

       

      一體化模塊細胞房被設置在建筑角落,嚴密的圍護結構保障了環境的密閉性與潔凈度,降低安全風險;支持不同團隊分時獨立使用,提升共享效率。

       

      ②以人為本,演繹社會化空間價值

       

      辦公區獨立于實驗區,集中設置在建筑南側,既保障了實驗工作的獨立環境、營造專注氛圍,又建構起促進跨界協作且溫馨舒適的人文交流空間。

       

      基于使用者身份特征與行為模式差異,辦公區劃分有學生辦公區、教師辦公區及共享辦公區,動靜相宜,開放流動,為人才集聚和技術攻關提供了優質載體。

       

      學生辦公區

       

      開放式學生辦公區配置模塊化組合工位,采用跳色拼裝的高儲物柜進行軟隔斷,空間開闊,流線便捷,并緊鄰教師辦公室,滿足高頻流動與團隊協作需求。環境注重“武大藍”輔色系的應用,漸變藍色系鋁方通吊頂搭配多排條形燈管、顏色深淺不一的灰色地面卷材,增加了空間的活潑氣息,有利于激發創新思維。

       

      教師辦公區

       

      教師辦公區靠窗設置,整體設計采取柔和的配色,搭配功能性家具,散發著優雅溫和的氣質,增強了空間品質感。重點辦公區進行隔音降噪處理,采用霧化玻璃窗,注重隱私保護,滿足個性化需求。

       

      共享辦公區

       

      項目充分考慮外來同仁與武大師生交流合作的場景需求,特別設置共享辦公區,同時配置洽談室、會議室、茶歇室、公共休息區。通過硬裝軟裝的空間造型、色彩搭配,創造了一個立體、自由的交流環境,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,有利于推動科研創新。

       

      洽談室

       

      中型會議室

       

      大型會議室

       

      公共休息區

       

      茶歇室

       

      華康潔凈承建的武漢大學實驗室項目以打造高校共享實驗室“新樣板”為總體定位,通過定制化的實驗室整體解決方案,呈現了極具時代性的高質量科研建筑。項目投入使用后,將積極推進學校大型儀器設備資源共享,為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科研活動提供理想陣地,以強大的科創能力賦能中國式現代化!

      推薦新聞